1)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圣公_大明求生记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孔弘绪到底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引起了公愤,自从娶了李贤次女后,开始的时候,孔弘绪也是深得孔家真传,爱学懂礼。可是随着年龄的增大,生活变得不再节俭,甚至有血穷奢极欲,权力上的膨胀也让他失去了道德和家规的约束。尤其喜欢招来众多的女乐师,声色犬马,行些苟且之事,稍有不从甚至威逼行奸,彻底忘记了”修身谨行”的家训。

  最终原杰报上来的罪名是“非法用刑,奸淫乐妇四十余人,勒杀无辜者四人”。朱见深听后勃然大怒,下旨将孔弘绪“械至京理问”,意思就是将孔弘绪抓捕进京审问。这下算是捅了马蜂窝,孔子的孝子贤孙们立刻炸开了锅。

  当时内阁首辅、太子少保、兵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彭时立刻出面为孔弘绪求情,认为不能用刑具把衍圣公押入京城。好歹给天下读书人留点面子,给圣人后代留点情面。彭时号称大明最廉洁的首辅,在朝野内外威望很高,特别是翰林院内的许多人上奏,包括当时初任翰林编修李东阳联名求情,朱见深不得不接受了建议,表示将孔弘绪“颂系之”即可,即入狱而不用戴刑具。而在三法司对孔弘绪的罪行进行会议之后,给出了“坐斩(即杀头)”的判决。三法司的判决表明了朝廷的态度,但是朱见深不可能真的将衍圣公斩首,最终开恩将其“革职为民”。

  “宣圣乃万世名教宗师,历代崇尚,有隆无替。待其子孙,与常人不同。今弘绪有罪处之,亦宜从厚。伏望皇上念先师扶世立教之功,免其提解,宽其桎梏之刑。待取至京,命多官议罪奏闻,然后处置为当。”

  也就是说衍圣公孔弘绪坐奸淫乐妇四十余人,勒杀无辜四人,法当斩。诏以宣圣故,削爵为民,以弟弘泰代。”按《大明律》,孔弘绪如此作恶多端,自然必死无疑。可是因为孔家作为一个特殊的家族,再者他世袭衍圣公封号在身,考虑到孔子作为“素王”、“至圣先师”,如果贸然杀了他的后人有些不妥。更为重要的是千年以来各朝各帝为巩固政权树立的儒家文化、皇朝思想将轰然倒地。无奈之下,以“多过举”模糊带过罪名,免了孔弘绪的封号,封了他的弟弟孔弘泰为衍圣公。

  这件事的风波一直延续到了成化六年五月,朱见深才下旨封孔弘绪的弟弟孔弘泰袭封衍圣公。而对于孔弘泰之后由谁袭爵,朝野上下还进行了一番激烈的讨论。都御史翁世资等人引用孔子四十七世孙孔若蒙、孔若虚兄弟的故事,提出等孔弘泰去世之后,仍然由孔弘绪之子袭封衍圣公。

  因为有先例,孔若蒙,宋神宗熙宁元年(公元1068年)袭封衍圣公,宋哲宗元符元年(公元1098年)因罪被废,由其弟孔若虚袭封奉圣公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l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