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二百七十八章 宋金河书院_大明求生记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八岁至十一岁为开蒙,《三字经》《百家姓》《千字文》,辅于《千家诗》《数学》《地理》,还包括《声律启蒙》和《笠翁对韵》。

  十二岁至十四岁为初学,读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、《孔子家语》、《孝经》等。辅于《数学》《物理》《化学》《地理》《历史》,开始练小楷、行书。

  十五岁至十八岁为大学。除了数、理、化外,学习音乐、练习《勺》的舞蹈(文舞)。从十三岁到十五岁,读《诗经》、《周易折中》、《礼记》、《春秋》、《尔雅》、《说文》等。

  十八岁起,着重点为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地理为主要学科,辅于读《古文观止》、《古文释义》、《文章轨范》、《古文笔法百篇》、《古唐诗合解》、《赋学正鹄》、《骈体文钞》、《六朝文絜》、《昭明文选》二十岁往后除了读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、《东观汉记》、《资治通鉴》、《通鉴辑览》、《纲鉴易知录》、《史论》等外,着重点就是选科了。如朝廷的科举不通,或是自己感到无望,只想找个谋生差事,可以提交一份申请,为平安伯府门生,给予“工作”,这种即像是做官,又是工作的营生,待遇很高,而且可选择性多,一般在古代,一个考不中科举的读书人,要么回家种地。要么在城镇中某一份私教,又或是给某个商家写写算算,出路几乎断绝。而在平安伯主办的书院中毕业后,可选范围包含了各行各业,一般生活还能得到保障,虽不能大富大贵,也是铁饭碗一般的存在。

  同样的书院,还在山西汾州府石楼镇上开办,名叫石楼书院,因为这是林熙及王芿峤的家乡,林熙是亲眼看到了平安镇一步一步的建设成就,特别对开办教学感悟极深,为自己的名声也为家乡人往后能多出一条路,联络王芿峤说服章子俊广开办学,其实这种事,章子俊很明白,自己将来死后,为子孙着想,当然是要培养对自己有利的势力为先,而开办教学不失为一种长期投资,就像是往后的东林党一样,哪怕自己死后,也会有大批的人维护,重要的是这些人是文人。

  这就是人生的意义,可是这种意义其实也没有什么意义,因为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人三代以后,时间便会抹去自己存在时的所有一切,有一个说法,一个人会死三次,第一次是物理死亡,就是停止了心跳。第二次是最后一个能记得自己名字的人也走了。从此最也没有人知道自己曾来到过这个世界。第三次是关于自己的记载及记录,视频照片也全部丢失了,这个时候整个世界再也找不到一点自己来过的痕迹,所以人生的意义就是自己活着时短短几十年体验,这就是生命中的全部意义所在。

  每当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l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