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孙氏庄园_三国武将战秦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只是罗老师的描写太过于深入人心,给众人的感觉便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物,但是我们反过来看看这《三国志》当中对于周瑜的描写,《三国志·周瑜传》所记载,周瑜是一个高大英武、英俊潇洒、一表人才、度量非常大的一个人。周瑜待人温文尔雅“性度恢廓,大率为得人”。《三国志·江表传》说,周瑜和老将程普共事,程普自恃年长,常欺周瑜,而周瑜胸怀若谷,总不计较,感动得程普后来对人说:“与周公瑾交,若饮醇醪,不赏自醉。”《三国演义》之所以虚构周瑜心胸狭小、嫉才忌能,最后被诸葛亮“气”死的情节,目的是为了突显诸葛亮的智慧形象。

  而且虽然赤壁之战的确是有诸葛亮的存在,但其更多的则是在促成联盟这一方面起到了作用,剩下的什么草船借箭,借东风之类的全部都是杜撰出来的,赤壁之战当中,最关键的人物还是周瑜。

  曹军大军压境,江东惶恐不安,孙权刚刚接替兄长,自然是没有主意,朝堂之上文武百官为了明哲保身全部都想投降,理由是,江东跟荆州打了好几年,势均力敌,而且,孙坚是被黄祖干掉的,可以说是仇恨满满,但是就是打不过,现在整个荆州都已经投降了曹操,换句话就是说长江的天险已经不存在了,而且曹操兵力与东吴力量悬殊,抗不住的,所以必须投降,投降之后江东百姓还能免受战火的洗礼,文武百官也是能奔个好前程。

  小说里的描写是此时的周瑜也是没有决定是战是降,最后还是诸葛亮的激将法,用曹阿瞒对于二乔的美貌有多给予,才激怒周瑜,决定抗曹,先不说有没有曹操这个被黑锅的事,就算是有,周瑜决定国家大事,会因为自己的私利而影响吗?

  事实上周瑜对于对抗曹军的决心一直是很坚定的,而且分析出了曹操必败的原因,这和当年的十胜十负论颇为相像,周瑜认为:曹操此次出征,后方还没有稳定马超韩遂还在凉州,随时会有作乱的风险。曹操远道而来水土不服,士兵难免会有生病现象,极大程度的减少了有生力量。况且北方人不善水战,而江东则是据天险而守,自然有十足的把握。

  然后便有了黄盖诈降,周郎火烧赤壁的一幕,但是这里和诸葛亮都是没有关系的,只可惜天妒英才,周瑜年仅三十六岁便英年早逝,这里罗老师又没放过周瑜,甚至在周瑜死的这方面也要写上了诸葛亮的色彩,那便是妇孺皆知,将周瑜黑的最惨的“孔明三气周瑜”。

  事实上则是因为周瑜本欲一鼓作气,却是遇到了强大的对手——曹仁,曹仁善守周瑜数万大军猛进,曹仁孤军苦守。然而却是吧周瑜阻挡了一年之久,面对江陵城中的曹军,周瑜也是无可奈何,率军直面敌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l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