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676章 工农业齐头并进_1983:从分田到户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676章工农业齐头并进

  “老板。”

  “总经理。”

  距离青龙港三十公里之外,是青龙城的城郊,农业基地的总负责人罗玉梅,在罗遵的陪同下,对刚刚到来的王强和何丽珍打招呼。

  今天是农业基地的两钟主粮:水稻和小麦的播种日子。

  在北部非洲这里种地,基本上不需要选择季节,小麦一年两熟,水稻一年三熟都没有问题。

  问题的难点,就是水源灌溉的问题。

  可是这个棘手问题,已经被王强彻底解决了,就没有了任何问题。

  从青龙城延伸出来的一条主干道两边,整整齐齐的分布着、各有十五座十万亩的农业基地。

  这里的首期三十座农业基地,已经全部建设完成。

  放眼望去,被高大的大青石围墙围着的一个个农业基地,一直蔓延到天际的尽头。

  每一座农业基地的占地面积,都有近三十平方公里,已经很大了。

  它们整整齐齐的排列在宽阔大路的两边,显得无边无际一般,反正肉眼是看不到头的。

  一条大运河从青龙城中流出,直接贯穿了大路一边的十五座大农场,然后从一座石拱桥下穿过大马路,回转流淌。

  它继续贯穿了另一侧的十五座大农场后,才向着远方已经挖掘修建完毕的河道,朝着白虎城的方向流淌而去。

  而从青龙城流淌出来的另外两条大运河,流出了青龙城后不远,就形成了互相之间相隔十公里的河道,一样是朝着南方白虎城的方向,与滨海大道平行流淌而去。

  不是大家不想尽快的播种,而是因为育苗的过程花费的时间不少,王强亲自负责浸种后,把种子交给农业基地进行育种。

  小麦和水稻的种苗,都是在昨天才育种完毕,今天就需要抓紧时间开播。

  因为这次播种,事关公司海外大基地如今近二十万人粮食问题,怎么重视也不为过。

  所以,今天王强与何丽珍都来了,就是为了不让大家粗心大意,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。

  倒是玉米和土豆、红薯,因为浸种后的育苗、催芽时间短,玉米在浸种后甚至不需要育苗,所以都已经播种完毕。

  因为小麦和水稻,从国内带来的种子不是很多,培育出来的秧苗,只够两座十万亩的农业基地种植。

  所以在建设完成的其余二十八座农业基地中,都种植了不少的红薯、玉米、土豆。

  每一座农业基地中,都修建了三座千亩大小的人工湖,边上的养殖场,都养殖了不少人工孵化出来的鸭子和大鹅种苗。

  鸡场和猪场,也在每一座人工湖的边上,修建完毕,都养殖了一些土鸡和土猪。

  为了运送这些土猪,漂洋过海的平安前来,可是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。

  王强甚至配置了几大桶稀释灵液,交代何光在船上喂给那些猪群喝,才比较顺利的使用运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l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